小暑節氣,意味一年中高溫、高熱、高濕的暑天即將來到。此時已是初伏前,到處是綠樹濃蔭,很多地區平均氣溫已過30度,時有熱浪襲人之感,暴雨也時常在此節氣光顧大部分地區。
小暑時節養生提醒
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,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,民間有"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"之說。由于出汗多,消耗大,再加之勞累,所以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。
1.少動多靜
炎炎夏季,驕陽普照,地熱蒸騰,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,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。人們在工作生活中,要注意勞逸結合,保護人體陽氣。這個時候,最好堅持"少動多靜"的原則,到大自然中去,步山徑、撫松竹,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,讀書習字、品茶吟詩、觀景納涼。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,晨練不宜過早,以免影響睡眠。
2.吃鱔食藕
民間有"小暑黃鱔賽人參"的說法,小暑前后一個月的鱔魚最美味。黃鱔味鮮肉美,刺少肉厚,富含蛋白質;還含有磷、鉀、銅等礦物質,在維持體液的鉀鈉平衡、酸堿平衡中起重要作用。黃鱔中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,因此,血膽固醇偏高者不宜大量食用。此外,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膩辛辣,所以黃鱔的做法以燉煮為佳。另外,南方一些地區還有小暑吃蜜汁藕的習慣,藕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、多種維生素和鉀、磷等多種礦物質,適合夏天食用。可將鮮藕以小火煨爛,切片后加適量蜂蜜食用。

露天工作者和老人、嬰兒、病人最需要注意防暑。多喝茶水、綠豆湯,多食清淡食物,勤洗澡、勤換衣,保障充足的睡眠,外出采取防曬措施,涂抹防曬霜,打遮陽傘,佩戴太陽鏡,活動不要過量,避開中午時段活動,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疲勞駕駛,注意收聽氣象部門發布的"高溫警報"、"中暑指數"、"紫外線指數"預報等等。注意,盛夏時節最好不要光著上身,應當適當穿些衣物,一來可隔熱,二來可以阻擋紫外線的照射。紫外線既容易產生熱量,又容易導致曬傷。
除了在小暑時期要注意養生外,生活的每一時刻、每一處細節,也都要做好養生的準備。
